2)第248章 好事成双,为爱鼓掌(二合一)_华娱那年十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种高度!

  就像是通过官方的口吻,把《赤壁》的意义、作用等等定下来,随后还会向行业所属单位、协会下发正式的文件。

  参与了这场会,陆恒才知道韩平所言非虚,不仅仅对陆恒个人,对他公司也有太多便利和好处。

  而这些,原本都是《英雄》的。

  恰好,今天老谋子也来参会了,不仅有他,陈恺歌也来了。

  之前入场的时候,老谋子和陈恺歌都分别跟他打过招呼,现在他俩看陆恒的眼光,已经没有之前看晚辈、看后学的那种“俯视”目光——并不是说看不起,而是成功者面对攀登者,不管有意无意,都会有一种过来人的视角和心态。

  老谋子除了夸赞陆恒的电影外,也感谢陆恒对行业的贡献,曾经这也是《英雄》的贡献。

  当年对于英雄的评价太多,诸如“拉开华夏大片时代的帷幕”、“获得了国产电影空前的商业成功”、“华夏电影产业化道路的一块里程碑”、“华夏电影艺术和商业结合的新高度”等等太多。

  这些可能是虚的,但实打实的数据也有体现——九十年代,华夏电影一路走衰降至谷底,00年内地的电影产量是83部,到了01年跌落到71部。

  电影少,影院挣不到钱关门,而影院少,电影挣不到钱也不拍了……这是互相影响的休戚相关。

  而《英雄》出现的02年,全年电影100部,虽然也跟经济水平提高有关系,但《英雄》的促进作用是肯定的,在这种高票房、上层高评价下,03年就增加到140部,04年212部.到2016年将近千部!

  也可以说,正是《英雄》的出现,将观众重新拉回到电影院中,重新对看电影产生兴趣,重新对国产电影产生希望。

  这些陆恒都了如指掌,所以陆恒才赶了这个风口,提前把《赤壁》弄出来。

  但对于张义谋的感谢,陆恒表面上客气,心里多少有些不好意思:别人可能要感谢我,但你……到时候别骂我就行。

  因为陆恒的《赤壁》,把国产大片的水准拔高到一个就算是《英雄》也比不上的高度,上映时间又在同年,观众难免不会对比。

  虽然当年《英雄》口碑也不好,但毕竟是第一部,又有那么大力度的推广和宣传,观众还都是抱着好奇的心态去一睹为快。

  但现在……可就难说了。

  除非老谋子看了自己的《赤壁》,做了一些调整也说不定,要是那样的话还有救。

  否则要是还按原来的版本,别说国内2.5亿票房,能有1.5亿票房估计就烧高香了。

  当然,张义谋不是陆恒,不知道前世《英雄》的票房,当然也没有具体的概念来对比,要不然知道2.5亿被陆恒薅掉至少一亿,心态不得崩掉才怪,还感谢……谢你妹!

  不过陆恒作为前世来的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