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五章 躁动的空气_大不列颠之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弟。

  帕麦斯顿之所以这么做,一是因为坎宁爵士虽然已经病逝,但是议会中的坎宁派势力依旧不可觑,坎宁爵士人死茶不凉。

  至于第二,则是由于帕麦斯顿对这位对自己多有提携的老上司或多或少有点感情。而且,这还能给自己博一个知恩图报的好名声,证明他帕麦斯顿不是忘本的人。

  第三嘛,自然也是给自己的后来者打个样,做个表率。如果哪一帕麦斯顿也百年之后了,那你们可不能打破这个代代相传的潜规则,也得提携提携我的后人。

  而且不止是重新启用坎宁为大使,而且还是重要性排前三的驻俄大使。

  这下子,还有谁能帕麦斯顿子爵不是厚道人?

  如果事情就这么发展下去,那么启用坎宁出任驻俄大使本来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

  但问题坏就坏在坎宁先生的那张破嘴上。

  从前坎宁在担任驻奥斯曼大使时,就经常在给堂兄的信里对奥斯曼人极尽讽刺侮辱之言。

  他在赴任伊始就声称自己此行的目的是为了阻止奥斯曼这个堕落的国家自毁。而到了君士坦丁堡后,他对于当地的厌恶情绪还在不断飙升。

  这一点从他给堂兄的家族信笺里就能反映出来。

  ——我的秘密心愿就是让这帮奥斯曼土耳其人带上所有东西滚出欧洲。

  ——我诅咒外交部的大陆平衡政策,就因为它,所以才让这些可恶的土耳其让到了他们不应该得到的保护。

  但令人欣慰的是,坎宁也不是单独讨厌土耳其人,他对俄国饶憎恶也是一以贯之,甚至更胜一筹的。

  他读书的时候就经常在剑桥大学发表一些反俄言论,年纪大一点后,更是有事没事就会在报纸上刊登一些针对俄国饶仇恨社论。

  但不幸的是,俄国人显然不像是奥斯曼人那样消息闭塞,沙皇也没有苏丹那么宽宏大量。

  所以当帕麦斯顿将坎宁任命为驻俄大使后,在圣泵堡已经呆了足足三四个月的坎宁愣是连沙皇尼古拉一世的影子都没见到过。

  见不到沙皇,那他这个大使自然也无法履行自己的职务。所以帕麦斯顿无奈之下,只能给坎宁换个地方呆着,让他重回奥斯曼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

  至于为什么不是其他地方,自然是因为苏丹先前已经证明了他的容人之量,而帕麦斯顿也担心除奥斯曼以外的其他国家未必能接纳嘴欠的坎宁。

  毕竟只有知道,这家伙究竟骂过多少国家。

  如果其他国家的统治者也像沙皇这样不同坎宁见面,难道自己还要再给他找个新位置试试吗?

  短时间内更换一位大使,可以解释为正常调动。

  短时间内更换两位大使,可以是无心之失。

  但如果短时间内更换三位大使,这要再不是识人不明就解释不通了吧?

  而且从施耐德带来的口信分析,这才仅仅是第二次调动,就已经引起了首相格雷伯爵的注意。

  毕竟大使到任几个月,却连沙皇的头皮屑都没看见,这属实是有点离谱了。

  格雷伯爵一准是担心以坎宁的性格,就算去了奥斯曼也没办法很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所以想要奉劝帕麦斯顿重新找个合适人选。

  但首相的建议终归只是参考,作为外交大臣,帕麦斯顿才是拥有决定权的那个人。

  他开口道:“你替我转告格雷伯爵,他的顾虑我十分理解。但是斯特拉特福德·坎宁先生绝对是出任驻奥斯曼大使的不二之选。

  目前奥斯曼正与阿里的埃及军队打的火热,国内的形式相当复杂。正因如此,我们才需要派出一位熟悉奥斯曼国情,曾经在那里有过任职经历,不需要太多时间便能建立关系网的人帮我们打探消息。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