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9章 头遇诸厥证_食在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想到找他。

  无他,来得快,没架子,实在是救急的一把好手。

  叶大夫随文老爹进了孙家,简单的询问了一下事情经过便给李娘子诊起脉来。

  他在王家药铺坐堂已有两三年,这周边四邻几乎都在他那看过病,李娘子也不例,是以他对李娘子的往日病史和状况都还算了解,当下并没有浪费时间问一些陈年旧疾。

  可一番诊断后,他的收着却皱了起来,小孙氏见状有些不安,小声的问:“大夫,我阿婆她”

  叶大夫没说话,直等把完脉又掀了掀李娘子的眼皮才语气凝重,“只怕是诸厥证(脑溢血)”

  小孙氏面色一白险些栽倒,文舒也是心头一惊,她虽然没学过医,但是这“诸厥阵”的大名也是听说过的,实在是这病来势凶猛,重则当场丧命,轻则半身不遂无法自理。

  而对于孙家这种家庭来说,不管重与轻都是一个噩耗。

  孙家的家境比之原来的文家也好不了多少,虽然有个做豆腐的手艺,还有两个儿子可以外出打打短工多少赚些银钱贴补家用。

  可京都居大不易,平日开销也不少,再加上李娘子是个病秧子,常年四季需要喝药,以至于进账和出支几乎打了个平,鲜少有多余的银钱存下来。

  去年娶小孙氏花的聘金,还是一家人勒紧了裤腰带省了两年才省下来的。好不容易大儿娶了媳,孙和平两口子算是歇了一桩心事,正想再努努力,把二儿的聘礼也攒起来,这样以后的日子便好过了,哪知又出了这挡子事。

  小孙氏是城郊一家农户的女儿,家里也不宽裕,要不然也不会嫁到刚解决温饱并且还有两个儿子的孙家来。

  她自家兄弟姐妹也不少,她排行老三,前头有两个姐姐,下头还有一个弟弟。虽然时下流行厚嫁,但由于家资有限,所以她的嫁妆拢共也不过十贯钱。

  这些钱她一直自己保管着,李娘子也从来没有问过,她本以为这些嫁妆可以一直握在手里,成为她的护身符和盾牌,可眼下家里发生这样的事,这些钱还守得住嘛。

  一时间,小孙氏的心沉到了谷底。

  叶大夫见屋里人脸色都不好,特别旁边那位挺着大肚子的新妇,又忙宽慰道:“好在不是重症,想来只要调理得当,还是有可能痊愈可能的。”

  “那大娘什么时侯能醒?”文舒问。

  “这个.”叶大夫迟疑了一下,“我先给她施针,再配以药丸急将血气引至下方,想来半个时辰后就能醒。”

  李娘子突发诸厥证这等大事,不是文家父女可以做主的,当下只得询问小孙氏,她阿舅和官人的去向。

  得知去向后,文老爹连忙出去找人,文舒则留下继续帮衬。

  同一时间,侯府将昨日那些府邸递来的名帖全部差人转送去萧茶巷,同时又向各家回了封信说明情况。

  接到侯府的来信,得知真实情况后,各家都是面面相觑,愕然当场。有些家中显赫的直接打消了心思。

  虽然不是侯府表亲,此女身上依然有利可图,可对于簪缨世家的他们来说,这样的门第实在太低了,低到让他们无法放弃脸面以及家族几辈子的荣誉。

  当然,有轻易放弃的,就有坚持不懈的。

  有些人家虽然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有些失望,但更多的是庆幸,庆幸文舒不是陆家表妹,这样他们的机会就大多了。

  原本家中子弟刚提及此事的时侯,他们还觉得不靠谱,肥水不流外人田,陆家表亲中出了这样的“能人”,威远侯府能干看着不动手,毕竟侯府两位公子都还未娶妻呢。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怎么也是先下手为强啊。

  可奈不住家中子弟撺掇,最后还是递了帖子,因为他们想明白了,不想威府公子与那位小娘子有没有“早定婚约”,他们都不过是递了张帖子。成也罢,不成也罢,都不是什么罪过,何惧有之。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