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2章 火_食在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下了肚。

  吃过之后,她又有些后悔。

  一小把祝余草尚让她撑了三天,如今五个祝余馒头下肚,不会又几天吃不下饭吧。

  千万可别啊,这玩意虽然扛饿,但哪有正常吃饭来得痛快。

  就在她担忧的碎碎念中,两天的时间一晃而过,转眼到了清明。

  清明这日一早,家家户户的灶房都忙开了,妇人们一大早就去了厨房,擦锅抹灶,点火做食。

  连吃了三日冷食,肠胃实有些受不了,好不容易可以生火了,自得赶紧做口热的。

  家中有病人,吃不得冷食的人家,更觉迎来了春天。想起这几天,为了让饭菜有口热乎气,偷偷摸摸的躲在房间生炉子时的心情,就觉得苦尽甘来。

  文舒这几天不仅没吃到热食,就连冷食都没吃个痛快,此刻开了火,自是钻进厨房,大刀阔斧的动了起来。

  这平民百姓开了火,皇宫自也不例外。

  只是皇宫的开火仪式可比民间要复杂的多,此时御花园内,大宋皇帝赵铎正指挥着几十个内待钻木取火。

  内待们一字排开,用削尖的枣木橛子去钻干透的榆木疙瘩。借助蝇索和简易的机关,将绳索绑在木橛上,再将橛子钻在榆木上,两条腿牢牢抵住榆木,两只手紧紧抓住蝇索,一左一右拽起来。

  通过飞速转动木橛,摩擦生热,钻出火苗,不过这过程十分艰辛,成功率很低。

  然而皇家不缺人,几十个内待总有一两个能钻出来,而这钻出来内待则会受到重赏,因为他为皇家带来了新火。

  皇家有了新火,便又会用这新火点亮许许多多的蜡烛,用罩子罩着,让内待分送到各宗室亲贵和文武大臣家里去。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有此殊荣的,只有王爷,宰相,副相,枢密使,三司使,开封知府,翰林学士,进京述职的安抚使,后宫嫔妃,以及宫中有头有脸的大太监。

  威远侯府做为勋贵自也收到了宫中送来的新火,送走内待,陆元丞望着那橙红的一点火苗,脑海里却不由自主的想到一个月后,那场骇人听闻,起至荣王宫,却延烧禁中八殿,伤及国本的大火。

  大火自四月二十三日夜间,从荣王宫开始蔓延,不到天亮,雍王、相王、南阳郡王、兖王、曹王、荣王六宫府邸,焚烧殆尽。

  第二日,火势继续扩大,烧毁了承天门、仪鸾司、朝元殿后阁、内藏库、香药库。火焚香药库后,数十里之外都能嗅到香气。

  继而大火东回烧到左藏库、秘阁史馆。当日,数千人冒死抢救出左藏库内的财物,堆积在宫城的城墙上。

  午时大火烧至朝元门东角楼时,风势突然东回扑上城墙,左藏库金帛宝货又付之一炬。至未时,大火竟烧到宫城外,连烧中书省、门下省、审官院。

  最终,2000多间房屋被烈焰吞没,救火的潜火兵和被困者,共烧死1500余人。

  事后,官家下罪己诏,反省自身,并将起火源头荣王贬为端王,逐出开封。同时命参知政事秦培为大内修葺使,主持修复。

  这场大火堪称历朝以来最大火灾,带来的损失也是空前绝后。

  如今他既知后事,怎么也要想法阻止一番。

  只他和荣王素无交情,这平白无故上门让人防范火情,着实奇怪。且荣王宫着火的原因,他并不清楚。

  大理寺的案卷上留存的,也只是逃出生天者的只言片语,经大家七嘴八舌的讲述,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荣王宫厨房一使女,嘴馋半夜起来偷食,失手打翻灯盏导致。

  至真相到底如何,谁也不清楚,因为那被指打翻了茶盏的使女早就死在了大火中。

  如此情况想要隔绝火灾,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荣王,在那几天全府禁火。可这般大事,没有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荣王如何会信。

  陆元丞烦燥的捏了捏额头,细思对策。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