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0章 庶女难求 关中大旱(第三更)_红楼:庶子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径直翻身上马,飞也似的逃了。

  看着渐渐远去的冯紫英,贾璟目光闪动,“却还是要再看一看!”

  ………………

  六月份的天,格外的热。

  九霄之上的太阳,像是被摘了下来,挂在了人们的头顶上似的,滚滚热浪烤的人们叫苦不迭。

  像是把人活生生的放在火炉里烤一样。

  抬头望去,蔚蓝的天上,除了那白的刺眼的太阳外,再无一物。

  云彩什么的,不等出现,便已经被灼热的太阳瞬间蒸发,至于雨水,更是想都不要想!

  下方的大地上。

  池塘、河流都早已经干涸,甚至连底下的河床也已经完全干裂;一口接一口的深井也相继宣布彻底断水……

  整个关中平原上,到处都是一片黄土漫天的干旱之景。

  至于庄稼,早已经干死在田地里,化作了一片枯黄!

  通往汉中府的官道上。

  两边的野草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不时可见的惨白人骨。

  沿途的树木上,树皮树叶什么的,也都已经被抢夺一空,只留下难以咬动的粗壮枝干,光秃秃的暴晒在烈日之下。

  无数衣衫褴褛的人们,在官道上艰难前行。

  他们曾经都是关中地区的平民,如今,他们只有一个统一的名字,

  灾民!

  一张张早已麻木的脸上,唯有在看向前方的府城所在时,才稍微露出那么一丝不同。

  那是对于生的渴望!

  人流中,不时有人跌倒在地上,有的在竭尽全力之后,尚能颤颤巍巍的爬起来,更多的则是再也没能爬起来。

  而每当有人倒下去,周围的人群都会精神一振,满是血丝的赤红眼睛中,充斥着莫名的渴望!

  不久之后,官道边就会多出一副七零八落、干干净净的人骨……

  ……

  汉中府的城墙下,挤满了乌压压的一片灾民。

  放眼望去,灾民甚至都绵延到了数里之外。

  可即便如此,还有源源不断的灾民,在不断的汇聚过来。

  汉中知府设立的几个零星粥棚,在面对无边无际的灾民时,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易子而食,析骨而炊!

  当这一幕真的出现在现实中,即便是掌管府城军备,见惯了生死的汉中守备,亦是觉得后背发凉!

  灾情之下,一封封请求朝廷赈灾的折子,接二连三的发往神京。

  在隐蔽的角落里,一个个白布裹头、身着衲衣的身影,亦是经常出现在灾民群中。

  “无生老母,真空家乡”的声音越来越大!

  ………………

  弘德八年,六月十五,神京。

  太和殿,望日大朝。

  弘德帝坐在高台上沉默不语,旁边裘世安大声宣读着关中大旱,陕西巡抚请求朝廷救灾的折子。

  大殿中,一片寂静。

  不一会,裘世安读完折子。

  众大臣们仍是低头不语,整个太和殿里落针可闻。

  高台上,弘德帝扫视一圈,而后开口道:“诸位爱卿,都说说看,陕西巡抚请求救灾的事情,该如何处理?”

  救灾的方法?

  听到弘德帝的询问,一众文官们都只觉的头皮发麻。

  互相对视一眼之后,又都是重新把头低下,不管怎么说,缩着头藏在人群中就对了!

  另一边。

  因为事不关己,众多武官们虽然同样在低头不语,但脸上却都是一脸轻松。

  与旁边仇大苦深的文官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不断偷瞥向旁边文官同僚的眼神中,满是揶揄之色。

  让你们当初在去年征虏军大败的时候,看我们武官的笑话,这不,报应来了!

  至于折子里所说的,什么灾民、救灾的,在不少武官的心中,那是朝廷的事情,又关我什么事情?

  上方,弘德帝自然是将两边的表现都看在眼里的。

  失望中,不由的深深叹了口气。

  都说为官者,为国为民,可眼下的朝堂中,又有几人能做到?

  良久。

  见众人都没有出声的,内阁首辅杨秀臣只得是硬着头皮站了出来。

  三更了……

  各位读者老爷们,有闲置的月票赏一张哎!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