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三章 武进恽家_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朝廷颁发的义民牌匾,也算是恽家荣誉的象征。

  虽然真正算起来恽家也不算豪富。

  但是恽家人多,从恽家南宋进士到现在,恽家发展了六七代之多,分为南北两支,北支是长支,在南宋的时候倒是官宦人家,但是到了大明,反而是南支兴旺起来,恽老太爷这一支是南支。

  但是他这一支成为恽家的话事人,就可见一般。

  这是恽家内部的兴衰,但是整体来说,恽家发展很快的,武进东南很多地方都是恽家的村落。

  所以,以恽家之力,掏出这么多钱,却并不是什么难事。

  如果恽老爷子与之前一惯的作风,积极配合清丈土地,先私而后公。清丈工作进展神速,也不是不可以的。

  朱见濬忍不住长叹一声,说道:“如果天下人都如恽家,何求天下之不治。”

  朱见濬这个想法,在这个时代很正常。

  太祖皇帝规定下,皇权不下乡,所以大明行政体系末端,就是靠着这些宗族,乡贤统治的。

  每一个县令下车伊始,总要拜访一下当地的父老。

  什么是当地父老?

  寻常百姓是活不到六七十的,即便是活到了,也不可能称做父老。

  恽永这样的人,才是当地所谓的父老。

  当然了,恽永这样的人,在父老食物链之中还算是中层,因为恽家而今只能称得上是地方豪强,还不能称之为士绅。

  因为恽家虽然有很多人为粮长,为里长这样在官府看来不算是官,在百姓看来却是大人物的官职。

  但是这总就不是官。

  唯有家族之中有人出仕,恽家才会是另外一个局面。

  在历史上,恽家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在弘治年间出了一个进士,再次之后,功名不绝,人才辈出,一直绵延到而今。

  一个国家的上升期,不仅仅表现在财政之上,还表现在民气之上。

  在儒家理想的政治生态之中,官府与这些贤良士绅合作治理地方,就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状态。

  在这个时代,天下如恽家一般的贤良士绅还是有不少的。

  但是于冕却比他更了解江南,毕竟于冕从小在杭州长大,这里也算是乡里的。他说道:“殿下,恽家固然不错,但是有些事情殿下也要想想,在下听说,当年跟随恽家太爷保境安民的家族,还有金家,潘家等数家,而今这些家何在?”

  朱见濬听了,微微皱眉,翻看黄册,虽然有这些姓氏,却有很多已经不在大姓之列了。

  到底出了什么事情,朱见濬不用去想,毕竟开国几十年来,出过太多的风暴了,国初大案,以及迁徙江南百姓到凤阳等地。

  或许,他们后人不肖之类。

  有太多的可能性了。

  他只去看结果便是了。

  想想就知道,当初能与恽家联手的家族,即便是弱于恽家,也不会太弱的。但是而今这些家族都不在了,恽家却越发兴旺了。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