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七章:封赏_公子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俱都心里吸了口气。

  或许对许多人来说不过是刊发个邸报,并不算什么,可是但凡是深谙规则的人都知道,这郝千户已经拿到了一道护身符了。

  什么是护身符?大明朝有两种。一种是明面上的,即所谓的铁券,反正只要是有大功的,给你颁发一个,你收藏在家里,假若犯了罪,拿出铁券来,自然可以抵罪。

  不过这东西的信用和大明朝的宝钞差不多,随着朱元璋的滥杀,早已破产。

  只是还有一样东西,照样可以拿来当免罪金牌用,那即是邸报彰表。邸报里的内容很多,有一些皇帝的训话,无非是告诉大家要勤勉,要好好办事;此外还有一些奏陈,一些翰林们撰写的文章,最后一种就是彰表,哪个立了大功,皇帝开了金口,然后文渊阁起草,最后再经过礼部刊发,大大的颂扬该人的功绩,并且表示天下的官员定要以此人为榜样,好好学习之类。

  据传太祖之时就有官员因为犯罪,太祖闻讯,勃然大怒,打算杀此人全家,可是正准备动手时,太祖却是沉默了,理由很简单,因为在数年前,此人曾被彰表过,是皇帝树立的典型榜样之一,最后这件事无疾而终。因为对天子来说,一般像这种官员,本身就是吉祥物,此前你说他如何如何忠心,如何如何忠正,总不能没几年功夫,这人原来竟是个罪臣,这无疑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因而在官场内部都有那么点儿流言,大家都晓得,只要经过了彰表的文武大臣,几乎等于穿了一件宝衣,除非牵涉到了谋逆造反,还有一些必须处以极刑的重罪,基本上小打小闹一下,朝廷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郝风楼获此殊荣,在永乐朝算是第一人,显赫如此,令人侧目。

  朱棣抿了抿嘴,屏退了群臣。

  众人已是纷纷散去,独独,朱棣留下了郝风楼,他手里还在把玩火铳,方才由于当着诸人的面,所以还得端着,而现如今,陛下手端火铳,或用腋下夹着铳柄,此后又嫌身上的冕服过于宽大,便叫人换了一身劲装衣衫,头戴通天冠,脚踩鹿皮靴,倒有点像猎人的装束。

  靠着武阁不远有个园子,南京的紫禁城本就是傍山而建,所以有些陡峭,朱棣举着火铳,装填好火药,用通铁条时显得有些不太适应,倒是郝风楼在一旁连忙提示:“陛下,要慢点,这前端是软的,需慢慢探进去,出来的时候要小心,最好直拉……”

  朱棣试了几次,都不如那些火铳手熟练,总觉得不舒服,最后怒道:“休要多言,朕自晓得。”

  他口里说晓得,慢吞吞才折腾好,上了火绳,火铳举起,瞄准,虎目看到了密林上的一支云雀,那一双眼眸立即亮起来。

  郝风楼道:“陛下,点火。”

  朱棣这才想起,只得叫太监拿了火折,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