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20章 智能美肤_首富从盲盒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计。

  首先,苹果为了让智能手机在外观和性能上与传统的功能机有绝对的区别,所以他们给iPhone设计了很多的功能,这样就需要很多的零件。

  iPhone内部的零件数目是传统功能手机的两倍左右,这就导致iPhone对于手机内部的元件布局,有着极高的要求,要最大限度的利用每一个毫米的空间。

  乔布斯又要求iPhone尽可能的小巧,最少要比传统的功能机轻薄小巧一倍左右,这样反倒是进一步压缩了手机内部的空间。

  这样一来就给iPhone的设计师们构造出了一个巨大的难题,那就是他们找不到能够自由安放电池的位置。

  传统的功能机其实就是在手机中放置一个电池框,然后再往电池框里面装电池,如此一来就必然会占据手机内部海量的空间。

  而且功能机的锂电池厚度本身就非常的极厚,一般来说都在5毫米以上,而一些国产山寨机的电池厚度甚至能够达到10毫米以上。

  如果再加上一个电池框的话,那厚度能够直接增加到8毫米到15毫米左右。

  这是在当时锂电池的蓄能技术不合格,能量密度极低的情况下,只能够采取增加电池体积的方式来提高电池的容量。

  但是这对于设计厚度只有11毫米的iPhone来说,绝对是一个无法接受的厚度。苹果的工程师们想到的解决办法,就是彻底取消电池框,同时将电池的体积缩小到极致,最终成为手机内部的一个元器件安放在手机中,实现iPhone手机的厚度缩小。

  而除了最大的空间因素之外,还有另外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手机整体的密封性,以及缓存方面的问题。

  密封性很好理解,如果加一个能够自由开合的电池框,就必然会导致手机内部出现很多的通道,让外部的空气和水分可以进入手机内部,进而造成手机性能的下降。

  至于缓存问题,这是因为智能手机内部有很多元器件是需要持续的电力供应的,比如内存或者硬盘啥的,他们其实是需要持续的电流来维持数据的存储。

  可如果电池长时间离开手机的话,后面就会造成一部分数据丢失的情况,所以如果直接设计成手机电池无法离开手机,那就能够一直利用手机电池的电量来维持手机的各种数据缓存了。

  在这诸多因素的影响下,iPhone最终选择了无法更换电池,用户只能够一边拿着手机一边充电的设计。

  至于后来的安卓手机,也同样面临着这些设计问题。既然有iPhone在前面挡着,那他们自然就可以毫无顾忌的跟上,纷纷有样学样的,学着iPhone手机取消了可更换电池的设计,最终导致未来所有的智能手机都变成了无法更换手机电池的模样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