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8章 耿松甫_乱世:从照顾嫂嫂开始修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百姓们说的话,全都收入了耳中。

  他穿着一身麻衣,也比较朴素,可却和周围的百姓格格不入。

  因为他身上的衣服太干净的,旁边百姓身上的衣服,多少会有些脏点还有黄渍,给人一种穿了很长的时间,除此以外,老者的身上也没有一个补丁。

  垂下的白发也比较的整洁,没有那般的杂乱。

  老者名为耿松甫,高州人士,从小就喜爱读书,有智慧和谋略,通晓法典,在建平六年高中进士,二甲第七名。

  虽然排在二甲末尾,但也是读书人的翘楚,仕途一开始便任大理寺主事,官居六品,可谓是前程似锦。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耿松甫以后要一路平步青云的时候,他得罪了人。

  他在审理刑部的一桩案件的时候,发现此案件居然是一桩冤案,在他搜集相关案件,准备为这桩冤案平反时,却发现困难重重。

  身边的同僚甚至上面都有意思透出,让他不要再查下去,可从小熟读圣贤书,发誓将来做官后,要为百姓做主,惩治贪官污吏的他,眼里揉不得一滴沙子,誓要给被害人一个公道。

  最后,在重重阻拦下,耿松甫明察暗访,发现这桩案件牵扯到了一位王侯的公子。

  正当这桩案件快有眉目的时候,他被人诬告弓虽奸,被抓入狱中,狱卒要他认罪,但他誓死不从,强咬自己没罪,因此被狱卒打断了一条腿。

  虽然他没有认罪,但还是被上面以奸淫妇女的名义,关了五年。

  之所以能重获天日,还是那位王侯倒台了,先帝下令彻查这位王侯的事,得知他被冤枉后,才得以释放。

  虽然被释放了,但他也因此远离了权利的中心,被下放到了高州一个偏僻的小县乌台县当起了县令。

  对此,他并没有一蹶不振,只要能为百姓做事,什么官不重要。

  可走马上任后,他发现这父母官不是这么好当的。

  百姓愚钝,胥吏狡诈,士族富户盘根错节。

  空有一腔本事,想一展抱负,为百姓做些实事,却发现阻力重重。

  好不容易解决了这些问题,勤勤恳恳的治理着乌台县,治洪水,修长堤,打击豪强,疏通河道,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贿,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

  乌台县在他的治理下,也从当初的一座穷苦小县,朝着上县的方向发展。

  但因触碰到了当地士族的利益,加之他刚正不阿,不谄媚权贵,任期满后,非旦没有升官,反而因此丢了官。

  一直到先帝驾崩,宣和帝登基,他才官复原职,重回了乌台县当县令。

  不过这个时候,一切都变了,乌台县又重回当初的模样,且当地的士族富户对他有了防备,没有上次那么好对付了。

  他的权利被架空,差使不了任何人,最终什么事都做不了。

  后来大乱来临……

  县城的士族富户先一步投了敌,更是想要捉拿他,砍下他的人头请功。

  若不是在百姓的帮助下,逃出了乌台县。

  此刻的他,已经成了一具无人收敛的孤尸。

  回想他这一生。

  蹉跎了大半辈子,却碌碌无为。

  但他依旧不肯放弃,不打算就这么过完自己这一生。

  他准备去江南萧家碰碰运气,结果却途径平庭县的时候,发现城中十分的热闹,治安极好。

  老人、孩子的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街道两旁看不到一个难民、乞丐。

  军备整洁,捕快不扰民,百姓生活安定。

  在他的深入了解下,还发现此县县令不仅是反贼,还只是个十七岁的少年,竟然还推行清丈田亩、均田免赋。

  并且还成功了。

  要知道,就这两点,即便是他,也做不到。

  ps:这章字数只有两千二,所以还有一章。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