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82章 转变和意义!(二合一)_华娱那年十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些印象深刻的回忆。

  小学的课文都不长,没多久就朗诵完了。

  “好,现在大家有什么问题吗?”

  张国容的普通话似乎比之前好多了,至少语音都对,不过看到他的脸比之前黑了一些,但精神状态却更好了,陆恒就感到高兴。

  “老师,柚子是什么样的?好吃吗?”

  “老师,你吃过柚子吗?”

  “老师,南美在哪儿啊,离香江远吗?”

  “老师,智利你去过吗?”

  ……

  面对他们七嘴八舌的话,张国容没有一点不耐,笑着示意他们举手,然后点名再说。

  一个个点起来,一个个满意的坐下。

  而陆恒听到张国容准确的说出那些孩子的名字,就知道他应该是跟他们朝夕相处,要不然不会记得这么熟。

  后来见他们对南美和智利好奇,张国容就随手在黑板上画下世界地图,虽然不是那么准确,但也差不多。

  “这中间就是我们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我们华夏在太平洋的西北,而南美在这里,在太平洋的东南,这个细长的一块,就是智利。”

  “好细啊……像一条蚯蚓。”

  有学生说道,然后引来一片哄笑,张国容也忍俊不禁,转头的时候,终于看到站在窗外的陆恒他们,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起来。

  但他并没有出去,只是朝陆恒点了下头,然后继续上课,陆恒也不以为意。

  没一会儿一个中年人从另一间屋里出来,准备摇铃下课,也看到了陆恒他们,于是摇了铃后,快步走过来。

  “这就是他们学校的校长,叫张爱军,当初也是师范毕业,在县城里教了两年,然后就自愿来到这里,一教就是十来年。”邱建宇道。

  握手的时候,陆恒感觉着他手上的粗糙,和眼角的皱纹,哪里像三十多岁的人,如果走出去,绝对会被认为至少四十多——甚至,来这里前的张国容已经四十四岁了,但看起来比他年轻多了。

  “现在这个石洼村的小学总共一百多个学生,但老师除了张校长,还有两个年纪更大的老师。”

  “没有年轻人愿意来。”

  “但这里山高路远,很多村民都住得特别散,让他们去更远的、师资资源更多的小学,也不现实。”

  ……

  聊天的过程中,陆恒沉默了。

  山区人住得分散,陆恒深有体会,记得曾经奶奶那里邻居的一个孩子,说他们班就有学生要走一个多小时才到学校,但这对于石洼村的学生来说,大部分都是常态,最远的甚至需要走两个多小时。

  不过,陆恒更佩服的是张爱军,放弃县城的条件来到这里,关键他老家还不是这里,就是县城的人。

  其实全国有很多这样的老师,在某个机缘巧合下见识到农村的教学环境和学生虽然艰苦但依然好学,心生不忍受到触动,然后放弃城里工作,扎根农村多年。

  但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