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列颠的危局_大不列颠之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且根据亚瑟的观察,虽然对手不强,但是路易能够数次在混乱的场面中迅速控制局势,也足以说明他在瑞士军校里学到的并不是假把式。

  他的指挥才能不说有多强,但担纲一个水平线以上的校级指挥官还是绰绰有余,并不像是传说中那样,是个彻头彻尾的废物点心。

  或者,哪怕退一万步,他最起码遗传了他叔父拿破仑·波拿巴镇压暴动的本领。

  路易拍了拍溅满了泥点子的裤腿,点燃烟斗长舒一口气:“这次的任务又圆满完成了。那个领头的刚刚已经让我们的线人指认过了,是来自不列颠全国工人同盟的一个煽动者,本职是个纺织工。”

  亚瑟从路易手里借了个火:“纺织工?这个点他们不用上班吗?”

  路易摆手道:“不,亚瑟,你误解我的意思了。他是个手工工人,有自己的小家庭作坊,不是在工厂干活的。而且不光是他,那个什么全国工人同盟的成员基本上都是手工工人。”

  亚瑟一听到这儿,立马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他先前对伦敦各种骚动频发的现象产生疑惑后,便着手派遣警务情报局的探员混进了伦敦的各大抗议组织。

  而在经过探员们的卧底调查后,大部分骚乱成员的社会身份也基本被理清。

  正如路易陈述的那样,其实在伦敦街头闹事的,工厂的操作工只占到极少数,骚乱分子大部分都是纺织业的手工织工。

  这些织工基本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常年、甚至几代人都是使用传统织机生产棉布、手工袜子等消费品为生。

  然而在纺织业革命发生以后,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大型纺织工厂迅速挤占了他们在社会中的生态位。

  大工厂的产品不仅质量比他们的好,颜色比他们的鲜艳,甚至就连售价也能降到他们的几分之一。

  在过去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这些手工工人的利润空间被工厂产品一步步的挤压,有的时候他们的收入甚至会被压到比雇农还低。

  而这样的情况自然也导致了他们的不满,1811年发生在诺丁汉郡、约克郡、莱斯特郡等地的、打砸工厂机器的卢德运动便是这么引起的。

  虽然议会通过了《保障治安法案》、《捣毁机器惩治法》等一系列相关立法,并派出大批军警与英国陆军部队,试图以死刑恫吓这群闹事的手工工人,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起到太大效果。

  卢德运动从1811年一直断断续续的闹到了1816年,而它后来之所以没有闹下去,也不是因为政府的管制措施突然变灵了,而是因为拿破仑战争结束了。

  战争结束后,由于法国对不列颠的大陆封锁彻底解除,加之欧洲大地基本都被拿破仑给犁了一遍,所以处于恢复期的欧洲各国对不列颠纺织业消费品需求激增。

  不管是工厂的纺织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