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八章 埃尔德的报应(4K4)_大不列颠之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白我的处境,但我会像一个男人一样死去’后合上了眼睛。

  不过有意思的是,虽然约翰·库克死在了贝勒罗丰号上,但库克家族的探险精神却被在这艘舰船上服役的水手和军官们保存了下来。

  贝勒罗丰号不止为不列颠贡献了约翰·富兰克林上校这样致力于寻找西北航道的杰出探险家,也贡献了马修·弗林德斯上校这个首次完成环澳大利亚航行,并详细绘制了澳大利亚地图的家伙。

  而更有意思的是,贝勒罗丰号的水兵们在特拉法加海战结束的九年后,还担负起了将法兰西第一囚犯拿破仑流放到圣赫勒拿岛的任务,某种程度上,这也算是为它的老指挥官约翰·库克报了仇。

  当亚瑟对三位上校的经历有了基础的认知后,他马上就明白了科德林顿将军邀请他们参加宴会的原因。

  那就是这三位上校除了和科德林顿将军相熟以外,也都对科学研究很感兴趣,菲茨罗伊与富兰克林是皇家海军委派的探险船长,而埃利奥特则参加过那场科技含量极高的哥本哈根战役。

  关于哥本哈根战役的事情,来其实也简单。

  总而言之,就是当初为了防止摇摆不定的丹麦倒向拿破仑,并将他们的海上力量交给法国人。

  所以,英国外交部经过内部讨论后认为,如果丹麦对英国的忠诚不绝对,那就等于绝对的不忠诚。

  因此,在丹麦又一次拒绝把本国舰队交给英国后,外交部立刻发出宣战指令,外交大臣乔治·坎宁爵士命令波罗的海舰队必须立刻以雷霆手段从根本上摧毁丹麦海军。

  至于如何从根本上摧毁缩在港口里避战不出丹麦海军,海军部内部存在很多争议,比如不让人省心的科克兰将军就又又又一次提出要用装满炸药的船对哥本哈根搞自杀式袭击。

  当然,对于科克兰将军的热心建议,海军部在经过慎重考虑后,只是回复了一句‘原则上同意’。

  而西德尼·史密斯将军则稳重的多,他高屋建瓴的建议海军部不如试试康格里夫火箭弹,那东西他用过,挺好使的。

  于是,在史密斯将军的强烈安利之下,海军部一口气给海德·巴加与霍雷肖·纳尔逊率领的哥本哈根远征舰队批了发康格里夫火箭弹。

  结果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康格里夫火箭弹的海军初体验效果拔群!

  哥本哈根的岸炮只能冲着站在他们射程范围以外漫洒火雨的英国军舰干瞪眼,这种射程可达两三公里的新式火箭一下子就把哥本哈根变成了一片火焰地狱。

  从那以后,这种火箭弹也就成了皇家海军的常规武器之一。

  而从这件事里,也能看出托马斯·科克兰与西德尼·史密斯这两位今的将军来宾到底是什么样的军事科学狂人。

  除了康格里夫火箭弹、炸药自杀船以外,两位将军向海军部提出的创新建议还包括并不限于:

  研发尚在构想中的鱼雷、水雷摧毁法国的土伦舰队,

  全速推进蒸汽船在皇家海军的规模化普及,

  找到法拉第询问能否将氯气运用到作战中去,结果被法拉第先生劈头盖脸一顿骂,最后只能悻悻离去。

  大力赞助潜水艇发明者罗伯特·富尔顿,尝试用潜水艇顺着塞纳河直抵巴黎,法国饶舰队龟缩不出,那我们就自己进去,咱们皇家海军索性后队转前队,捅他拿破仑的腚眼儿去,

  当然,他们向海军部提出的这些建议,除了康格里夫火箭弹以外,基本都没有得到采纳。

  这倒不完全是他们的建议不合理,而是这两个家伙在军政界基本属于人厌狗嫌,要不是确实能力过硬能打胜仗,估计早就被扔出皇家海军了。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