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19章 新的信息传递方式,比八百里加急快一点_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人的理论,也不能完全照搬,有些原则必须把握。”

  云逍前世,小时候是在农村长大的,因此深知乡村治理的很多弊端。

  必须防患于未然,在制度制定之初,就要充分考虑到一些问题。

  “宗法,绝不能凌驾于国法之上。”

  “乡约只能用于调解乡里民事纠纷,绝不能动用私刑,甚至私自处死族人。”

  这一点十分重要。

  宗法一旦大于国法,就会产生如同湖头镇彭家一样的地方豪族,百姓心目中没有国家,只有宗族。

  这样的宗族,为了宗族的利益,可以置律法于不顾,螨清时期的福建宗族大械斗,就是最好不过的例子。

  云逍接着又道:“乡公所的手不能伸的太长,对乡约只有指导、监督权,没有管理权,只要乡约符合规范,就不得干涉。”

  官府过度插手乡约,甚至直接指派约正,最终还是会演变成官绅勾结,蛇鼠一窝,受害的还是百姓。

  因此要最大限度的保证乡约的自主性。

  乡公所的主要作用,除了收税、维护治安,更大的职责是传达贯彻朝廷的政令,指导民生。

  另外还有最重要的一项,教育!

  把学校办到百姓家门口,自然是办不到,至少每个乡都要办一所小学,每个县一所中学。

  云逍接着又提出一些基本原则。

  李标等阁臣一一记在心里。

  说的这些,云逍不可能去微操。

  他只提宏观的,具体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要靠大臣们。

  “官治与民治相结合,大明根基,牢不可破矣!”李标抚掌赞道。

  次辅开拍了,其他人自然不甘落后,纷纷开口盛赞。

  云逍摆摆手,“我只是画了一幅蓝图,要将其变为现实,要靠诸位去努力才行。”

  顾炎武将云逍今天的言论仔细整理了一番,准备下来写一个传习录。

  题目都想好了。

  《传习录·云圣论乡治》。

  “诸位再仔细想想,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的。”

  云逍继续发挥众人的智慧。

  李标老成持重,又想到了一个相当致命的问题:

  “大明幅员辽阔,若是将皇权延伸到乡里,上下如何传递政令消息?”

  众人纷纷看向云逍。

  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甚至关系到国家的完整。

  朝廷的指令无法及时传递到地方,而地方的信息又不能很快传入庙堂,就很容易造成庙堂与地方的割裂。

  天高皇帝远,就是这个原因。

  从古至今,最常用的信息传播方式,无外乎飞鸽传书、烽火、急脚递、羽书、驿站传播这五种。

  这五种信息传递方式,无论是速度,还是安全性,都是不敢恭维。

  打个比方。

  朝廷好比是脑袋,地方是手脚。

  到火烧眉毛的危急时刻,脑袋传递命令给手和脚。

  可由于信息传递太慢,等传达到四肢的时候,脑袋已经没了。

  五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